寒露节气的特点,养生注意润肺暖胃、保暖,谨防皮肤问题
发布时间:2025-10-09
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表示深秋(暮秋)正式来临。寒露节气过后,天气会越来越寒凉,南方秋意渐浓,北方满山红叶,偶见早霜,或在自然界可见露珠寒光四射。
注意日常的饮食、保暖等生活细节,既能养生防生病又有助于养护体质健康过冬,重点有哪些呢?
一、养阴防燥、润肺暖胃
中医上认为,寒露时节是“燥”邪当令,通常属于“凉燥”。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,人们常常出现皮肤干燥,皱纹增多,口干咽燥,干咳少痰,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、或胃疼、胃胀等症状。所以寒露时节,要注意润肺暖胃,应该吃一些温热、柔润的食物。
宜选用芝麻、核桃、银耳、萝卜、胡萝卜、冬瓜、番茄、莲藕、百合、鸡、鸭、牛肉、猪肝、鱼、虾、大枣、山药、豆类、海带、紫菜等食材做饭菜、汤羹食用,少吃生冷、辛辣、香燥、烧烤食物。
二、适时添衣
寒露节气过后,就不适合再“秋冻”了。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适当增加衣物。换季穿衣别太快,最好厚薄搭配,以保暖为主,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。老人、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者,尤其要注意增添衣服。做好保暖也能够预防感冒。
另外,更要注意不能受寒受冻的四个部位:头颈部、腰腹部、关节和脚部。
三、足部保暖
常言道:寒露脚不露。注意不要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,不要再穿凉鞋或洞洞鞋,以防止“寒从足生”。因为一旦脚部受凉,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,纤毛运动减弱,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。
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(泡脚水温以38--43度为宜,最高不可超过45度;泡脚时间10--20分钟即可,切勿过长),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、血流加快,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,减少下肢酸痛发生,缓解疲劳。如果在泡脚时加入甲冉生泡脚保健丸,对祛除体内湿气、活血安神、通络、改善睡眠,消除疲劳更有帮助。
四、要防皮肤问题发生
寒露过后,天气干燥寒凉,温差加大,再加上饮食不当、蚊虫叮咬或接触了过敏原等,易高发皮肤病有三类:
一是皮肤瘙痒症:主要表现有全身性瘙痒、局限性瘙痒、阵发性严重瘙痒、持续性瘙痒、以及由于频繁搔抓,皮肤常出现抓痕、血痂、色素沉着、湿疹、苔藓等继发损伤等。
二是银屑病:银屑病俗称“牛皮癣”,表现症状为红斑或红斑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等,天气转凉后常常会逐渐加重。
三是寒冷性荨麻疹:寒冷性荨麻疹就是皮肤对“寒冷” 过敏,当皮肤接触冷水或其他冰冷物质受到刺激后,受冷区出现瘙痒性水肿和风团,半小时至1 小时左右可消失,多发于露出部位如颜面和手部,严重者甚至发生腹痛。
甲冉生 提醒
寒露时节,在日常也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素质注意适度做一些散步、慢跑、爬山等运动锻炼,可增强心肺功能。
睡眠上要调整,应顺应自然界阴阳变化,早睡早起,保持充足的睡眠。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提升身体免疫力。
情绪上应保持积极向上、乐观豁达。寒露气候萧瑟,容易产生“悲秋”、伤感情绪,要注意自我调节,保持积极良好心态。